一云、阳不足,则阴邪出表而与之争,故阴胜而为寒,阴不足,则阳邪入里而与之争故阳胜而为热。脉不见,刺十指间出血。
又云∶服药良日常以建,开日晨服为阳,暮服为阴,多其阳少其阴。若燥者,甘寒益胃。
随脾经而上决于胸中,阻其宗气,致短气不得卧,以至其形如肿,谓之支饮,犹水之不趋汀海,别开一迳而为支河也。 《内经》言之甚重,《金匮》言之甚轻。
神机灵运,皆气也,魂也。识阴阳者,谓识其阳病、阴病、阳虚、阴虚之候。
其日作者,机近而发速,《内经》所谓风无常府,卫气之所发,邪气之所合,则其府也。伤寒厥深,下利脉迟,当不能食,而反能食者,名曰除中。
古之圣人与日月合其明,四时合其序者,体其道也。凡伤寒热病,亢极不解,用黄连煎汤一盏,井中顿冷,浸于青布上,搭在胸中,徐徐易之,候热稍退即凡伤寒腹中痛甚,将河水一钟饮之,其痛稍可,属热,当用凉药清之,清之不已急用寒药下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