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饮胸满之「胸」字,当是「腹」字,若是「胸」字,无用承气汤之理,当改之。白术散君白术和胃,臣川芎调血,使蜀椒去寒,佐牡蛎安胎也,则正治寒之剂也。
此详申黄疸误用火汗之为病也。产后七、八日,无太阳证,少腹坚痛,此恶露不尽,不大便,烦躁发热,切脉微实,再倍发热,日晡时烦躁者不食,食则谵语,至夜即愈,宜大承气汤主之。
鹅口者白屑生满口舌,如鹅之口也,由在胎中受母饮食热毒之气,蕴于心脾二经,故生后遂发于口舌之间,外用发蘸井水拭口,搽以保命散,日敷二三吹,白退自安,倘治之稍迟,必口舌糜烂,吮乳不得,则虽痊矣。夫浮数阳也,热也,浮数兼见,为阳中之阳,是其热必尽显于外矣。
蛔厥者,乌梅丸主之。师曰:寸口脉沉而紧,沉则为水,紧则为寒,沉紧相搏,结在关元,始时当微,年盛不觉,阳衰之后,荣卫相干,阳损阴盛,结寒微动,肾气上冲,咽喉塞噎,□下急痛。
【注】太阳,阳盛而过刚,故自大轩昂,仰胸挺腹,足高气扬也。商陆大毒,能行水而忌水服,物性相恶而然。
此方是治火逆惊狂者,与首条之脉动惊病不合,必是错简。 经水闭而不通,瘀,宿血也。